第七届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年会
暨“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2年1月22日—24日,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苏州市吴江区组块教学研究室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年会暨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质课评比。全国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15个片区(工作站)经过认真选拔,各推荐优质课参加本次评比。整整两天的时间,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云端相约,共研组块。
课后,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徐国荣对以《为“学”而“组块”——“双减”背景下高质量教学的新视角》为题,对八节参赛课堂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徐主任总结了本次参赛老师们的共同特点:组块意识强,组块理念明;教材解读透,要素把握准;目标凝聚,活动充分;教学效果好,教师素质高。此外,徐主任还结合老师们的课例为我们提供了“双减”背景下高质量教学的新视角,并提出课堂增效,作业提质,评价引导三个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无锡市梁溪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魏星以《组块教学追求最大关联、最佳关联与最深关联》为题,和老师们分享了他对八节课的整体观察与思考。通观八节课堂展示,魏老师提炼总结出“词语组块”、“构式”、“语言表现机制”、“体式”、“关联”、“语文要素”六个关键词,通过解读一个个教学片段分析组块教学课堂的共性特点。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展示的课型可以更加丰富、活动的情境可以更加真实;要提高组块教学工具的开发和使用意识;要转变课堂师生的对话形式等。
第二部分,工作汇报。苏北片区领衔人、特级教师刘须锦说,苏北的同仁们学习、研究和推广组块教学的动力,是源自共同愿景,它把我们汇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同时,刘老师还介绍了苏北片区各个成员校的研究契约:轮流做东、全员参与、专家提升、师出有名,为各个片区研究组块教学提供了范例。
湖北赤壁工作站领衔人、特级教师江清秀带领赤壁的伙伴从三个方面详细分享了运用组块教学理念所获得的经验和策略:一是借力组块教学,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二是组织专题研究,减负语文提升质量;三是收获教研成果,引领全市教研航向。最后,江老师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所有成绩的获得,不是惠及某一个人的成长,而是通过一个人带动一所学校、一个片区的整体提升。
第三部分,主旨报告。全国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理事长沈正元、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亮、苏州市吴江区组块教学研究室主任薛法根分别作主旨报告。沈正元先生作了题为《从组块教学看薛法根的语文教育哲学》的主旨报告。他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的价值、教什么和怎么教等角度结合组块教学理论和实践路径,分析薛法根老师的语文教育哲学。沈正元认为薛法根老师关于文教育哲学的前提,是他对人的理解和知识的理解,他的组块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创造自己生命意义的过程。
李亮老师代表江苏省小语会表达了对第七届全国组块教学实验学校联盟年会顺利举办的祝贺,也表达了对薛法根校长这位乡村教育家的敬意。李亮老师就语文教育发展方向问题谈了自己的两点感受,一是“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构建高效的、清简的、兜底的语文“双减”课堂的独挡之任;二是新课标即将公布,李老师概要的介绍了新课标的几大两点,希望老师们抓住机遇和挑战,拥抱这一教育新文献。
薛法根校长作了题为《素养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的专题报告。在“双减”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薛法根校长从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等角度解读了即将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并结合组块教学经验分享了新的活动设计思路。
第四部分,专家报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抓住素养、学习、生活、主题等关键词,深刻阐述了其中的内涵。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大单元设计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将这些关键元素通过任务统整在一起的秘密,值得老师们反复学习与思考。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教授李政涛作专题讲座《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热点》。李政涛教授结合组块教学研究,聚焦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前沿、热点”,从“为什么做”、“如何做”、“有什么”三个层面向与会教师作了两个小时的深度引领。
三天的活动,有一线教师的真实课堂,有名特教师的切实点评,有专家的思想引领,整个活动线上累计点击人数将近3万。“双减”政策以来,“减负提质”更是成为阅读教学中亟待破解的难题。语文组块教学直面问题,力求以组块教学的方式破解难题,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探索组块式样本,这是组块人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