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承办了吴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吴江区教研室沈丽萍教研员主持,来自全区一百多位老师积极参加,共研共思共进步。
首先是三节课堂展示:盛泽实验小学陈雯梅老师执教三年级《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陈老师以爱心义卖活动导入,回顾第一课时的乐于助人要有爱心,用小斑马的故事引入本课主题:善于助人要有智慧。接着创设情景境,由智慧小博士引领大家寻找助人智慧的三把金钥匙:真诚有礼、了解需求、保护隐私。最后的爱心巧传递环节有效地升华了本课主题,践行助人行动。盛泽小学沈娟老师执教六年级《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二课时。沈老师巧妙地从上课师生问好入手,引入礼仪文化;用交流课前学习单的形式揭秘舞蹈文化密码,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文化交流手册探寻衣食住行的学问。在自主学分享交流中感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带来不同的礼仪文化、舞蹈文化、饮食文化、建筑等,形成多彩的世界文化。最后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十足魅力,感受世界文化间交流融合、创新发展,鼓励学生在世界文化日来临之际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做一件事。汾湖实验小学杨红燕老师执教三年级《生活离不开规则》。杨老师通过现场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游戏活动需要规则。再引入课堂规则、校园生活规则,逐步扩展到校外生活,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接着,用一段视频和一则新闻感受不守规则带来的危害,从而认识守规则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创设情境,辨别践行如何守规则。
课后,参会老师分成三大组进行研讨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三位上课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进行了简要的说课。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盛泽实验小学张燕芳老师点评:陈雯梅老师的课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利用得好,学生真实事件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身边人物故事诠释爱心传递典范,名人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是课堂情境创设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三是对接生活,知行合一,课后践行落实好。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江陵实小朱凤老师点评:沈娟老师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了教材的内容,四大板块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 学目标达成效果好。吴江区学科带头人吴江实小钱婷老师点评:杨红燕老师的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创设一个大情境链接学生生活;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善用生活资源,通过游戏激趣、图片展示、资料数据等,再现生活情景,塑造典范,谈议结合,感受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参与度高。正高级教师沈丽萍教研员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三堂课:生活、活动、评价。生活——把生活作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肥沃的土壤,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采用以活动为主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评价——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对于学生的一种赞许,应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活动最后,沈丽萍老师作了《基于学科实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策略》专题讲座。她先从新课程新方案新课标新思想着手,指出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要变革育人方式,要突出实践。然后分析了学科实践和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与内涵、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特点、项目式学习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要点、基于学科实践的项目式学习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课堂事例分析指导如何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基本流程,在微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与实践能力,如何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次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既有生动的课堂教学,又有教师的互动点评、专题讲座,内容丰富,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对参会老师的课堂实践与理念更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聚焦学生生活 培育核心素养——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