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召开以“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项目启动”为主题的校长“圆桌派”,集团各成员校书记、校长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集团副总校长周菊芳主持。
第一个议程是“圆桌对话”,聚焦学校课程实践。各校校长围绕课程改革、课程育人、课堂变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等维度交流学校预期目标和实践做法。盛泽小学的“幼小衔接”,绸都小学的“小满童年”,新城实小的“丝路物语”,程开甲小学“小而深的微教研”,吴绫实小的“耕读”,鼎方校区的“村上童年”,桃源小学的“好课堂、好书房、好未来”,铜罗小学的“课堂变革的思考和实践”,青云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南麻小学的“农味小学校”,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体现了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地生长”的集团化办学理念。
第二个议程是“圆桌研讨”,聚焦教学质量提升。集团副总校长戴建琴结合高质量实施项目培训收获,部署集团教学质量提升的学期工作要点。她结合集团学科研究中心、龙头学校的重点项目,强调要发挥集团研究共同体的作用,通过寻找课程变革的切入点,探寻课堂教学的变革方式,来达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最后,集团总校长王晓奕明确了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项目的相关推进要求。王晓奕强调,集团作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实验的“种子学校”,各校要按照《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方案》的部署,加大加快实验步伐。她从三方面布置了“种子学校”重点工作:一是立足学校特色,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二是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以学历案为抓手,推进学科教学研究;三是推出优秀学科课例,形成若干学科案例研究报告。
作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的“种子学校”,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持续发挥集团教育共同体的作用,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与吴江区教育教学改革相契合的有效路径,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