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导思想
围绕“全人理念下的综合育人研究”这一核心理念,用课例研究的方式来指导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用“数据与证据”的分析来评估学生活动效能。带领教师过学科教学的“三关”:目标设定、活动设计、课堂组织;过学生成果展评指导的“三关”:主题选择、活动指导、展示宣传。
二、学期目标
1.活动承办:申请承办一次吴江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培训活动。
2.区级比赛:在吴江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与成果集评比中,争取集团各校都获一等奖。
3.课堂展示:争取2位教师参加吴江区课堂教学展示。
5.论文发表:本学期,每位老师在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新秀、能手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研究团队
1.集团核心学术团队
集团外聘请专家:丁宇红、徐燕萍、沈丽萍、沈国琴、钱 美、闵荣生
集团内核心成员:周菊芳、杨玲丽、山卫英、杨建瑛、仲芳芳
2. 种子教师团队
仲芳芳、水小叶、陶晴怡、胡桂览、吴俊峰、陈肖依
3. 各校团队组建
学校 | 负责人 | 种子教师 | 项目团队 |
盛泽实验小学 | 杨建瑛 | 水小叶 | 徐秋琪、曹宇锋、刘娟 |
新城实验小学 | 仲芳芳 | 仲芳芳 | 王晨 |
程开甲小学 | 周菊芳 | 陶晴怡 | 王明娟、钮婷婷 |
吴绫实验小学 | 杨玲丽 | 胡桂览 | 张莺莺、戴春芳 |
盛泽小学 | 山卫英 | 吴俊峰 | 周 超、姚瑞峰、张秀君 |
绸都小学 | 施正芳 | 陈肖依 | 钱俊杰、钱 凯 |
黄家溪小学 | 林杰 | / | 金晓伟 |
三、研究项目
1. 吴江区综合实践活动特色项目【研究学校:集团各校】
吴江区2025年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成果集评选活动,要求各校选择1个主题进行成果汇报,选择不少于8个的特色主题汇编成册。各校要结合2022版新课程要求,开展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成果展评更能凸显学生研究过程。
2.种子教师成长项目
四个一:1节高质量课堂、1份独到的教学设计、1次专业交流讲座和1篇研究论文。
3.课例研究与经验总结
(1)课例研究。围绕“全人理念下的综合育人研究”,用课例的方式来研究。每学期组织2次磨课活动,每位种子教师轮流上课,每年每人至少形成一份教学设计、一个课例分析。
(2)论文撰写。提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主题统整、课堂指导、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经验,撰写论文。每位学科成员,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4. 学生成果展评
学期末,各校组织校级学生成果展评,进行校级评奖,对于各班的成果展评要提出修改意见,要发现优秀做法,为下半年的吴江区成果展评做好准备。
四、主要活动
1.确立研究团队。
集团分工,成立团队,明确任务,分成项目组。
2.确定研究内容。
项目 | 学校 | 具体要求 | 时间 |
学期主题活动一览表 | 集团各校 | 根据学校特色项目、特色资源确定主题 | 2月 |
课例研究 | 集团 | 3月、4月:每月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每次2位教师执教。 9月、10月:每月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每次2位教师执教 | 3、4月 9、10月 |
论文撰写 | 校级、集团 | 每位教师期末至少上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学科中心邀请专家进行指导。 | 6月 1月 |
学生成果展评 | 集团各校 | 在上半年的基础上选择研究最有特色的主题,再班级展示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形式、成果作品的整体优化。 | 9-11月 |
学生成果集 | 集团各校 | 在上半年的基础上选择8个以上主题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汇编成册。 | 9-11月 |
五、研究成果
1.承办活动:争取区级活动1次,展示集团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风采。
2.区级比赛:吴江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展评、成果集评比,争取每校均能获一等奖;争取推荐一名教师代表吴江区参加苏州市老年组优质课评比。
3.课堂教学:申请2位教师在区级层面以上展示课堂教学;围绕“主题统整”进行一课三磨,本学期的研究重点落在“跨学科统整”。
4.论文发表:本学期,每位老师在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新秀、能手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附1:
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统计
周菊芳: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201409
杨玲丽:苏州市学术带头人 202212
山卫英:吴江区学科带头人 201512
杨建瑛:吴江区学科带头人 201712
施正芳:吴江区学术带头人 201512
仲芳芳:吴江区学科带头人 202405
水小叶:吴江区教学能手 202112
陶晴怡:吴江区教学能手 202405
吴俊峰:吴江区教坛新秀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