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语文学科研究中心学年计划(2025年度)
日期:2025-02-25 11:07:32  浏览量:42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一课三磨”为载体,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助力“种子教师”多维进阶;紧扣集团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推进计划,协同校内外资源,以专业活动为路径,通过教研赛一体化,持续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为目标,以“读写+”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写潜能,培养“悦读慧写”的盛小集团学子,打造儿童阅读特色品牌,实现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年度目标

1.教师发展:

1)组建12—15“种子教师团队”;

2)以种子教师为引擎,分层培养、赛研结合,打造“教学—研究—辐射”三位一体教师队伍;教师专业赛事培训,学历案设计覆盖全集团。

2.学生素养

(1)打造集团阅读品牌项目,学生年度人均阅读量提升30%;

2)构建“分级阅读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学生阅读兴趣与写作能力显著提升。

3.课程发展:

 (1)构建“阅读课程品牌化”体系,强化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4.评价驱动:

  以“过程性数据+成果性展示”双维度评价,推动师生双向成长。

三、核心任务与举措

(一)种子教师团队建设计划

以“一课三磨”教研模式为核心,构建多元支持体系,助力“种子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集团教师发展的示范案例,为语文教育的持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1.培养路径:

“一课三磨”:依托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长期坚持的“一课三磨”品牌教研形式,通过专家引领和团队协作,聚焦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实效,助力“种子教师”成长,让持续改进的教研文化成为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

2.支持机制:

①双导师制:为“种子团队”配备1名专家(理论指导)和1名特级教师(实践指导),联合开展针对性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②课题驱动:围绕“单篇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开展微课题研究,每月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推动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③外出学习:常态化参与集团主题教学活动,组织参加程开甲少年书院跟岗学习及省市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3.专题活动

季度“种子教师研修班”: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研修,聚焦教学热点问题,如“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从单篇到整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等,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年度“种子教师成果展”:每年举办一次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展示“种子教师”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专业成长方面的成果,如“种子教师优秀课例现场展示”“种子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分享”等,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推动集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纲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序列化、系统化的专业素养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教师个人成长,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1.新课标共读活动

时间:每月一次。

形式:分组共读、专家解读、研讨交流。

内容:围绕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一体化”等核心概念,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研讨。

2.学历案设计大赛

时间:每学期一次。

主题:聚焦“学习任务群”与“教学评一体化”。

要求:设计包含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群设计、分层作业及跨学科融合案例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赛程:校区初赛→集团复赛→现场终评,评选优秀案例并推广。

3.学科基本功比武

时间:每学年一次。

项目:下水文写作、写字比赛、朗读比赛等。

赛程:校区初赛→集团复赛→现场终评,评选一、二、三等奖。

(三)“书香校园”品牌建设与学生素养提升

通过从基础建设到核心实施等五大举措,系统化打造“书香校园”品牌,构建完整的阅读实践逻辑链,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生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阅读教育模式。

1.空间优化:打造分级阅读空间

低年级绘本区:以图画书、绘本为主,营造温馨、趣味的阅读环境,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年级名著馆:精选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配备导读材料和互动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高年级思辨吧:提供哲学、社会科学、经典文学等书籍,设置讨论区,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辨交流。

2. 课程构建:系统化阅读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完善的微阅读课程体系,紧密依托统编版教材中的 “快乐读书吧”“名家名篇”“口语交际” 等核心内容,围绕特定主题,精心创设从单篇阅读逐步拓展至群文阅读,最终延伸到整本书阅读的系统性架构。

每周安排 1 节 “阅读课”,课程重点聚焦于精读策略指导与批注方法教学,助力学生深度掌握各类阅读技巧,切实提升阅读能力。为全面评估学生阅读水平,将开展阅读测试,涵盖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包含单篇、群文以及整本书相关知识点。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分享会、拓展活动(如剧本表演等)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其阅读素养,从而更全面、立体地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成果。

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作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开展“亲子共读工作坊”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阅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3.常规活动:常态化阅读与写作活动

每周“暖暖夜读”:学生以阅读观点阐释、经验分享等成果展示方式通过录制优秀分享视频评选“阅读之星”做好阅读推广

开展“阅读马拉松”活动,鼓励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阅读同一个作家系列作品的挑战,培养阅读习惯。

“读写+”特色活动:集团层级的“创意读写大赛”,设置看图写话、续写名著、时事评论等项目,评选优秀作品并颁奖发表

4.评价创新:数字化阅读素养评价

基础性:开发“阅读素养数字化平台”:通过AI朗读测评,评估学生的朗读流利度、语音准确性和情感表达。

拓展性:开发阅读思维评价单”,通过设计导读单、推进单、思辨单等阅读思维评价单,建立评价工具资源库,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实践性:以思维运用创作为目的,开展“与作家一起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家思维、专家思维。

5.成果展示:多元化阅读成果展示

(1)学生优秀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师研究论文各级各类发表或获奖;

(2)举办“阅读嘉年华”:cosplay书中人物、剧本展演、大阅读展。

四、预期成果

1.教师发展

①承办活动:承办区级活动1—2次,展示集团语文青年教师教学风采与专业素养,形成高质量的语文示范课例;

②区级比赛:吴江区作业设计、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中取得显著成绩,助力骨干晋升。

2.儿童成长

①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能力,与杂志社合作,精选学生的优秀读后感、原创故事、诗歌等作品,定期发表;

举办“阅读嘉年华”,展示cosplay书中人物、剧本展演等成果,形成多元化阅读成果展示。

3.课程创新

①构建“阅读课程品牌化”,创建书香校园阅读品牌,强化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②开发“阅读素养数字化平台”,通过AI朗读测评和“阅读思维评价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阅读建议,创新阅读评价方式。

附季度项目推进表

季度

重点任务

Q1

种子教师选拔、阅读空间改造启动

Q2

种子教师专项活动、基本功比武(下水文)

Q3

暑期教研、阅读课程试点、基本功比武(写字、朗读)

Q4

种子教师专项活动、学历案评比、阅读嘉年华、年度成果汇报